微课传经典,诗韵颂古今——大连市第八中学语文教师王英策、刘晓旭荣获“爱德杯•诗韵辽宁”中学生诗词讲解微课大赛一等奖

2022-7-8

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增进古典诗词教学质量,丰富“双减”背景下线上教学资源,辽宁教育学院特举办“爱德杯•诗韵辽宁”中学生诗词讲解微课大赛。经过激烈角逐和层层选拔,大连市第八中学语文教师王英策、刘晓旭荣获比赛一等奖。

在大连市教育学院教研员的指导下,在语文组全体教师的支持和帮助下,两位教师积极参与,充分准备,试讲打磨,呈现出有巧妙构思、有深度内容的精彩微课。

王英策老师参赛的课题是《氓》。在大连市教育学院郑淑清老师和学校语文教研组组长韩宏慧老师的悉心指导下,深入挖掘课文内容,结合统编教材的特点和大赛要求,对教学设计进行了多次修改。在规定的15分钟时间内,王老师设计了三个富有情境的学习活动,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思考积极性。同时,教师把读贯穿始终,通过学生诵读、教师范读等方式,把诗歌主人公看不见的情绪变化转化成了可感可触的声音形态,帮助学生真切的感悟诗歌意境。在体会主人公情绪变化的同时,教师还带领同学们联系实际,从男女两性的不同立场反思《氓》的婚姻悲剧。学习中,学生在讨论时不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收获颇丰。

刘晓旭老师的参赛课题为《蜀相》。在语文教研组组组长韩宏慧老师的指导下,她将杜甫这首经典的七言律诗结合时代特征,演绎出新的解读。刘晓旭老师的教学设计契合新课标的教学要求,以任务为导向,整合学习情境、学习内容和学习资源,引导学生在运用语言文字、理解鉴赏传统诗词的过程中提升语文核心素养。整堂课主线贯穿,以《唐宋诗醇》导入,围绕“寻祠堂——寻蜀相——寻抱负”展开鉴赏,生生互动,思维碰撞,以点带面适当拓展,情境化的思考题让诗词延伸到课堂之外,传统文化在日常生活中落地生花。师生在同诵中,将敬仰和感动的泪水洒向“悲情而伟大”的先哲们。

本次比赛,大连市普通高中共选送29节微课参与全省评选,其中一等奖4人,二等奖8人,优秀奖若干。大连市第八中学荣膺两个一等奖,充分体现了学校语文组团结协作、努力研讨新课程新教材的精神风貌,展现了学校语文教师把握新课标、理解新教材的能力。

千帆一道带风轻,奋楫逐浪天地宽。践行着“惜时、坚韧、创新”的校训,在“敬业爱生,博学严谨”的良好教风熏陶下,八中教师永葆初心,接续奋斗!(图文:刘晓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