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在这个充满挑战又收获颇多的五年中,大连市第八中学化学组紧跟时代步伐,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实施全面素质教育。面对新课程、新课标、新高考、新教材,以立足课堂教学为根本,丰富教学形式,致力于提升教师学科专业能力,致力于引领学生形成化学学科特质的思维方式,落实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五年来,化学组教师脚踏实地,兢兢业业,凝聚集体智慧,用辛勤和汗水灌溉出了累累硕果。
学科思想
化学组一直积极面对课程改革,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创新育人方式,以发展学科内涵、提高教师素质为宗旨,始终坚持求真务实的工作原则,将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开展“素养为本”的教学,为学生的一生发展奠基。
队伍建设
化学组是一支年龄结构合理、有想法、肯创新、团结向上的优秀团队,共有教师14人,平均年龄39 岁,高级教师9 人,一级教师3人,二级教师2人。现有硕士11 人。
教研活动
为全面应对新课程、新高考,准确解读新课标,深刻理解新教材,落实核心素养要求,化学组教师积极参加培训,提升教学质量,深化育人观念。
为了更好的发挥名师名校的引领辐射作用,推动学科教学和教学研究的发展和创新,达到教学研究成果的共享,化学组积极引领区域教研活动的开展。
化学组与大连教育学院、鞍山教育局联合举办了一系列备课、评课教研活动,担任主讲,分享经验,充分展现了化学组的风采,为化学核心素养的落实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姓 名 |
内容 |
周 丽 |
2016年6月执教《高三一模试卷讲评》市教研观摩课 |
施 宇 |
2016年11月举行的大连市高中化学学科教学研讨会上,执教《化学平衡》观摩课 |
王世荣 |
2016年11月举行的大连市高中化学学科教学研讨会上〈化学平衡--课例分析〉 |
王世荣 |
2017年4月为鞍山教育局做高考备考培训讲座 |
王世荣 |
2018年3月为大连市二轮复习提供了备考建议 |
董 平 |
2018年6月执教《高三双基试卷讲评》市教研观摩课 |
陈思宝 |
2019年5月执教《自然资源的综合利用》市教研观摩课 |
王世荣 |
2019年10月执教《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市教研观摩课,并做了学科核心素养在元素化合物教学中的落实讲座 |
王世荣 |
2020年5月为大连市教师做《如何做好线上和线下教学衔接》讲座 |
张建钊 |
2020年9月在大连市教研活动中从落实化学核心素养角度为教师提供了新版教材必修一第一章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 |
孙晓微 |
2020年10月执教《盐类的水解》市教研观摩课 |
徐 昱 |
2020年10月基于核心素养的选择性必修一第3、4章教学引领培训讲座 |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需要在课堂中落地生根,在化学“问题解决的学习”中形成和发展。化学组努力探究基于核心素养下的课堂教学,以公开课为抓手,通过全组交流研讨,达成共识,并在教学中贯彻落实以化学学科核心知识为载体,在全面理解并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发展化学学科能力,强调学科本质与思想方法,同时突出育人导向,关注知识内容与化学学科素养的融合,切实做好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活动。全组教师积极参加各种国家级、省级、校级比赛,各年龄段教师群策群力,取得了一定荣誉的同时也对核心素养的落实有了更全面、更深刻的理解。
姓 名 |
国家级获奖课 |
王世荣 |
2015-2016《硫酸亚铁的制备》“一市一优课、一课一名师”部优课 |
施 宇 |
教育部2015-2016年度“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中,《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一课获部级“优课 |
周 丽 |
《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获第十二届中国化学会“全国基础教育化学新课程实施成果课堂教学特等奖 |
陈思宝 |
《6-金属元素-6.2 一些金属化合物-过氧化钠》被评为教育部2019年度“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优课 |
姓 名 |
省级获奖课 |
王世荣 |
2015-2016《硫酸亚铁的制备》“一市一优课、一课一名师”省优课 |
王世荣 |
2016年12月《蛋白质氨基酸》辽宁省优质课 |
施 宇 |
辽宁省2015-2016年度“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中,《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一课荣获优秀课例一等奖 |
周 丽 |
《植物体中某些元素的检验》获2018年度“一师一优课”省级优课 |
徐 昱 |
2018年4月《获取洁净的水》辽宁省优质课 |
张建钊 |
2018年11月三省四市教研课《元素化合物知识试卷讲评课》一等奖 |
张建钊 |
辽宁省2018年度“一师一优课”《第一单元 从实验走进化学》三等奖 |
陈思宝 |
《6-金属元素-6.2 一些金属化合物-过氧化钠》在2019年度辽宁省“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中获一等奖 |
孙晓微 |
辽宁省2020年度“一师一优课”《第三节 盐类的水解》省优课 |
周耀庭 |
辽宁省2020年度“一师一优课”《第一节 铁及其化合物——研究与实践》一等奖 |
姓 名 |
市级获奖课 |
施 宇 |
2016年《开发利用金属矿物和海水资源》一课,荣获一等优质课 |
张建钊 |
2018年5月《乙酸》获大连市一等优质课 |
王世荣 |
2019年10月《盐类水解》优质课 |
周 丽 |
2020年9月《常见的有机化合物》大连市教育数字课堂优质课程 |
董 平 |
2020年9月《选修五第二章第一节脂肪烃》大连市教育数字课堂2020年优质课程 |
徐 昱 |
2020年《电离平衡》一课,荣获一等优质课 |
张建钊 |
2020年9月《第五章第二节氮及其化合物习题课》大连市教育数字课堂2020年优质课程 |
张建钊 |
2020年9月《第五章第三节无机非金属材料》大连市教育数字课堂2020年优质课程 |
张建钊 |
2020年9月《第五章复习课》大连市教育数字课堂2020年优质课程 |
周耀庭 |
2020年大连市第四届中小学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 |
教研成果
化学组不断的提炼教育思想和教学研究成果,量化为课题研究项目和论文,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化学组成果稳中向好。近5年来,在各级各类化学核心期刊发表论文6篇,获奖论文4篇,承担市级课题2项。
市级课题
课题名称 |
主持人 |
2019年大连市教育科学规划一般课题《基于数据的化学学科教学研究》 |
徐 昱 |
发表论文
作 者 |
题目 |
王世荣 |
《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实验论证》东北三省一等奖 |
董 平 |
新高考背景下物质结构和有机化学解读及复习策略 |
徐 昱 |
浅谈基于数据的高中化学学科教学研究课 |
张建钊 |
《做好充分准备 线上教学并不难》 |
陈思宝 |
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原子结构教学设计 |
周耀庭 |
基于化学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以“检验菠菜中的铁元素”为例 英国IGCSE化学考试试题特点及启示 |
获奖论文
作 者 |
题目 |
王世荣 |
2017〈从高考化学试题看化学核心素养培养的渗透〉东北三省一等奖 |
王世荣 |
2018年在“第三届新课程中学化学思维课堂教学研究及实践成果交流会议”中,论文《浅谈利用学习诊断系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荣获二等奖 |
周 丽 |
《高中化学核心素养学习的实践和思考》获第四届高中化学新课标和新教材学习及教学实践研讨会二等奖 |
董 平 |
《精心 细心 耐心,成就学生在线学习的安心》三省四市交流会议一等奖 |
学科特色发展
十三五期间,化学组积极探究核心素养的落实方式。通过化学教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为新时代培养对祖国有贡献的接班人。化学课程对于科学文化的传承和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化学组每学期开设校本课程,其中包括《化学与科技》、《化学与生活》、《化学史》、《化学实验》等,强调探究性思维的训练和科学方法的训练,凸显知识体系的开放性和动态性,结合化学史与化学学科发展的趋势,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化学的原理和方法,关注人类面临的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决策能力。
在狠抓课堂教学基础上,开展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让学生掌握基础实验理论和实验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在竞赛教练的带领下,多名同学也取得骄人的成绩。
结束语
化学组全体教师师德高尚,认真负责,勤奋求实,十三五期间,她们用严谨、奋进的工作态度践行着学校“惜时 坚韧 创新”的校训,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迎接“十四五”,化学组全体教师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紧紧围绕新课程改革,坚持立德树人,落实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为实现教育现代化目标而奋斗,努力在“十四五”期间续写新的篇章。
Copyright @ 2020 大连市第八中学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20009339号-1